俄罗斯航空工业近年来在西方制裁的重压下持续发力,终于在2025年9月5日迎来历史性突破——首架完全采用国产零部件的SJ-100超级喷气客机在远东阿穆尔河畔共青城航空工厂成功完成首飞。这架编号97004的客机在3000米高空进行了1小时的完美飞行测试,标志着俄罗斯民用航空工业终于突破西方技术封锁,建立起完整的国产客机产业链。要知道,此前Superjet 100客机还严重依赖法国赛峰集团的LEAP-1S发动机和美国霍尼韦尔的航电系统,如今SJ-100从发动机到螺丝钉全部实现国产化,这一跨越式发展令全球航空界瞩目。
作为传统航空强国,俄罗斯航空业在2022年俄乌冲突后遭遇毁灭性打击。西方国家对俄实施全面技术封锁,波音和空客不仅停止零部件供应,还切断了所有维修服务渠道。以俄罗斯航空(Aeroflot)为例,其机队中超过80%的客机都是进口机型,突如其来的制裁让这些空中巨无霸瞬间变成地面展品,航空公司不得不拆解部分飞机获取备件。
Superjet 100项目始于2000年代,2008年完成首飞,作为100座级支线客机,其3000公里的航程完美契合俄罗斯广袤的国土需求。但早期型号国产化率不足40%,关键系统严重依赖进口。面对西方制裁,俄罗斯迅速启动进口替代计划,将项目更名为SJ-100,目标是在三年内实现100%国产化。这项艰巨任务由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(Rostec)统筹,联合飞机制造集团(UAC)具体实施。
展开剩余69%国产化进程充满挑战。最关键的PD-8发动机由俄罗斯航空发动机公司Aviadvigatel耗时28个月研发完成,这款推力28吨的新型涡扇比原装法国发动机油耗降低15%,噪音减少20%。机身结构改造同样不易,工程师们不得不重新设计超过60%的原始结构:机翼采用乌拉尔工厂生产的复合材料,液压系统改用卡卢加机械制造厂的国产泵组,甚至连最微小的紧固件都改用本土产品。整个项目动用了俄罗斯境内127家配套企业,建立起完整的航空产业链。
2025年成为项目转折点。3月17日,首架搭载PD-8发动机的原型机完成验证飞行;4月23日,编号97003的SJ-100成功测试全新国产航电系统;经过6月的补充测试后,9月5日的首飞标志着量产型号正式问世。测试数据显示,飞机在3000米高度保持稳定飞行,最大速度达到500公里/小时,所有系统均表现优异。
这次突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。SJ-100的100%国产化意味着俄罗斯成功突破西方在航空领域的卡脖子封锁。机身采用新型钛铝合金减重15%,数字飞控系统响应速度提升30%,阿尔扎马斯机械厂生产的起落架可承受比标准高20%的冲击载荷。Rostec总裁切梅佐夫透露,虽然制裁使项目延期半年,但政府追加的276亿卢布专项资金确保了项目顺利推进。目前共青城工厂已有24架SJ-100在同步组装,首批客机计划在2026年初交付俄罗斯航空使用。
从经济角度看,SJ-100将重塑俄罗斯航空市场。该国现役的1000多架民航客机中,超过60%已超期服役。SJ-100的运营成本比同类进口机型低20%,特别适合莫斯科至远东地区的航线需求。项目直接创造超过1.2万个就业岗位,带动了从原材料开采到精密加工的整个产业链发展。
当然挑战依然存在。PD-8发动机的长期可靠性尚待验证,本土供应链的品控体系需要完善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SJ-100在燃油效率(降低15%)和噪音控制(减少5分贝)方面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。与正在研发的MC-21中型客机相比,SJ-100更聚焦俄罗斯国内市场的实际需求。
这次成功首飞展现了俄罗斯特色工业体系的优势:在国家主导下,Rostec有效整合资源,仅用三年就完成通常需要五年以上的国产化进程。随着AI设计系统和数字化生产线的应用,未来研发效率还将提升。环保方面,PD-8发动机的碳排放比前代降低18%,助力俄罗斯实现碳中和目标。
首飞成功后,俄罗斯各界反响热烈。社交媒体上,国产客机话题持续占据热搜榜首。正如俄罗斯工贸部长曼图罗夫所言:SJ-100不仅是一架飞机,更是俄罗斯工业自主创新的宣言。在完成剩余的199次认证飞行后,这款承载着俄罗斯航空梦想的国产客机,将正式开启商业运营的新纪元。
发布于:天津市嘉旺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