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在网上刷过茶叶广告吗?“正宗武夷山金骏眉,原价999,限时9块9包邮。”配图都是金灿灿的小芽头,茶汤金光闪闪,恨不得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味。你心里可能咯噔一下:这茶真能这么便宜?
答案显而易见。9块9包邮的“金骏眉”,大概率不是你以为的那回事。它能卖这么便宜,门道就在于——掺了多少“黄片”。
图片
说到这儿,先解释下什么是“黄片”。在制茶过程中,除了那些细嫩的小芽,还会有一些比较大、比较老的叶子。因为叶质厚,颜色偏黄,行话里叫“黄片”。这东西不是不能喝,也不是垃圾。只是它香气不足,口感粗糙,层次单一。跟真正的金骏眉比起来,就差了几个档次。
真正的金骏眉,选料非常讲究。全是早春头采小芽,采摘难度大,产量稀少。一个工人一天最多采个两三百克鲜叶,制成干茶可能只剩几十克。所以正宗金骏眉,价格不可能太低。动辄几千一斤很正常。你看到的9块9,想想看,这成本能覆盖吗?光是运费就得去掉好几块。剩下的钱,还要管原料、工艺、包装,怎么可能是真货?
那9块9的金骏眉,到底是啥?通常有几种情况。第一,直接用黄片冒充。颜色一深,香气一淡,掺点糖炒的味道,再给你包装成“古法工艺”。第二,低端小种混杂。把劣质正山小种,甚至别的红茶拼进去,加点芽头,立马摇身一变叫金骏眉。第三,喷香精。这是最恶心的。有些商家干脆在黄片里加香精,让你闻着甜香扑鼻,一泡汤色还挺好看。可喝到嘴里,齁得慌,喉咙里发干。
说白了,便宜金骏眉,靠的就是这点猫腻。
那我们怎么识别?光看干茶外形,很容易被迷惑。因为黄片炒制后,颜色也能发亮,还能掺几个芽头混在里头。最靠谱的办法,是看叶底。
你冲泡一壶,等茶叶舒展开来,再看看叶底。如果是真正的金骏眉,叶底应该细嫩匀整,芽头完整,颜色金黄透亮,手感柔软。你一捏,叶子会有弹性,轻轻一搓还能闻到自然的甜香。
反观便宜货。叶底颜色杂,有深有浅,黄片居多,叶子粗硬。你拿手一捏,直接碎掉,甚至有焦糊味。芽头稀稀拉拉,掺在大片黄片里,就像点缀。你要是仔细数,可能几十片叶子里,才见一两根芽。这样的货色,喝起来滋味单薄,香气浮躁,入口苦涩。喝一两杯就腻了,毫无回甘。
说个真实经历。我有个朋友,去年图便宜,在网上买了两斤所谓的“正宗金骏眉”。价格还不到200块。他泡给我尝,汤色看着还行,金红透亮。可一入口,就觉得不对。前味寡淡,中段发苦,喝完喉咙发干。我拿叶底一看,全是大片黄片,偶尔夹几个芽头,跟宣传图完全不一样。那一刻,他脸都绿了:“早知道我去茶店买半斤,也比这强啊。”
这就是教训。便宜没好货,尤其在茶叶这行,几乎是铁律。
当然,话说回来,黄片本身并不是垃圾。别被商家妖魔化。黄片耐泡,茶味浓,有的茶客还偏爱那股粗犷的口感。只是它跟金骏眉完全不是一个档次。你花几块钱买到的,不是捡漏,而是消费另一种茶。硬说它是金骏眉,就是骗人。
那你可能会问:有没有办法用低价喝到正宗金骏眉?很难。真正的高端货,产量有限,价格早就被市场定死。偶尔有茶农直接卖,可能便宜点,但也绝不可能掉到几十块一斤。一般来说,低于五六百一斤的金骏眉,就得警惕。更别说9块9包邮了,那几乎就是笑话。
为什么要强调叶底?因为叶底是最难造假的。干茶可以拼,可以染,茶汤可以调,但叶底一摊开,原形毕露。你只要多看几次,就能练出眼力。别小看这一步,它能帮你省下不少冤枉钱。
有人说,喝茶喝的是心境,没必要纠结真假。话是没错。但真花钱买假货,心境还能好得了吗?尤其是想喝点正宗金骏眉的人,最怕的就是被骗。懂点叶底知识,至少能心里有数,不会被9块9的营销话术忽悠。
我见过不少新茶友,刚入门时对金骏眉充满幻想,觉得这茶一定得金光闪闪,香甜无比。结果买到假货,一喝失望透顶,甚至对整个红茶失去兴趣。这其实挺可惜。真正的金骏眉,香气悠长,滋味饱满,细腻而不腻,喝完会忍不住回味。那种体验,不是掺了黄片能模仿出来的。
所以啊,下次再遇到9块9的广告,不妨想想:它到底值几个钱?那些叶底摊开后,是满满的芽,还是大把的黄片?要喝茶,喝得安心,喝得舒心。便宜茶能喝,但别对它有不该有的幻想。至于金骏眉,宁可少喝一点,也别被假货毁了兴致。
最后提醒一句,看茶汤看干茶都容易被忽悠。最靠谱的,还得是叶底。学会看叶底,就等于掌握了一双“火眼金睛”。到时候,别说9块9包邮的金骏眉,就算是商场里标价几千的茶,你也能心里有杆秤。
喝茶这事,说复杂也复杂,说简单也简单。复杂在于水太深,猫腻太多。简单在于,你掌握几个小窍门,就能少走弯路。叶底,就是最实在的一招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嘉旺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